首頁 > 僑訊

《華僑航空史話》出版:華僑子弟奮書華僑愛國史

時間:2024-03-22 來源:江門市僑媒中心
【字體:

  今年3月,江門市僑聯(lián)、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驚喜收到廣東開平籍在京鄉(xiāng)親、著名華僑史專家、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原副會長方雄普先生贈送的最新僑史研究專著《華僑航空史話》(中國華僑出版社2023年第一版)一書。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復函向方雄普先生致以熱烈祝賀和衷心感謝。

  1、江門五邑是中國近代航空之鄉(xiāng)

  江門五邑是中國第一僑鄉(xiāng),有“中國僑都”之美譽,530萬海外僑胞廣泛分布世界145個國家(地區(qū))。江門五邑也是中國近代“航空之鄉(xiāng)”,江門五邑籍很多華僑華人熱烈響應(yīng)孫中山先生“航空救國”的號召,身體力行慷慨捐贈翱翔藍天保衛(wèi)家國,在一部中國華僑航空史上寫下輝煌一頁。方雄普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華僑航空史,是華僑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革命史和中國航空史的一部分。被孫中山先生稱為“革命之母”的華僑,不僅對中國革命功勛卓著,而且發(fā)中國航空業(yè)之先聲——最早駕機飛上藍天的男女中國人為華僑,初期飛機的研制乃至航空學校、革命飛機隊的建立等,均與華僑密切相關(guān)。本書介紹了近代華僑響應(yīng)孫中山先生“航空救國”的號召,為中國革命的經(jīng)利和開創(chuàng)中國的航空業(yè)而奮不顧身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2、《華僑航空史話》填補學術(shù)界空白

  “華僑是革命之母”,孫中山先生這句名言,早已家喻戶曉。但華僑是中國人架機飛上藍天的先驅(qū)和“航空救國”的先鋒,卻鮮為人知。近二三十年來,關(guān)于華僑航空,盡管海內(nèi)外人士已寫了好多憶述文章,某些史書中也有論及,但眾說紛紜,且至今尚無一本專著,這不能不說是華僑史和航空史研究領(lǐng)域的一個缺憾。有鑒于此,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原副會長、著名僑史專家方雄普先生抱病寫了這本《華僑航空史話》,填補了這個空白。這無疑對普及華僑航空史知識,推動華僑航空史研究,促進海內(nèi)外學術(shù)交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有著積極意義。

  3、華僑子弟寫就華僑航空史

  方雄普,1945年出生在廣東開平的一個華僑世家。少年時在珠江三角洲的僑鄉(xiāng)生活,早年就讀于佛山市第一中學。1969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隨后在內(nèi)蒙古的赤峰市城郊中學任教員、副教導主任、副校長。1982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歷史學碩士學位,旋即入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供職。先后任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長。1962年被評為副研究員,1997年晉升為研究員。為中國華僑歷史學會二、三、四屆秘書長,四屆副會長。由于自幼出身華僑世家,自小就對華僑愛國愛鄉(xiāng)的家國情懷耳濡目染印象深刻;大學畢業(yè)之后開始從事華僑史研究,尤其在中國近代華僑航空史研究方面成果豐碩。如今,華僑子弟方雄普終于撰寫出版學術(shù)界第一本華僑航空史專著,可喜可賀,令人振奮。

圖為華僑史研究專家方雄普

方雄普著《華僑航空史話》一書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