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華僑歷史學會首批研學交流基地成功掛牌
為更好地開展華僑歷史研究和學術交流合作,經與相關單位友好協(xié)商,梅州市華僑歷史學會決定選取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中國客家博物館、梅州市劍英圖書館、梅州市客僑博物館、張弼士故居、張榕軒故居等單位為首批研學交流基地,并于9月初陸續(xù)舉行了掛牌儀式。梅州市僑聯(lián)副主席林松出席了掛牌儀式。
儀式中,梅州市華僑歷史學會會長、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院長肖文評介紹了學會決定設立研學交流基地的設想的背景和實施的過程,并表示希望通過基地的設立,更好地為我市華僑歷史、客家文化研究打造一個溝通、交流、合作的平臺陣地,促進和推動全市華僑歷史、客家文化的研究、保護和傳承,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進一步擦亮和打響梅州“文化之鄉(xiāng)、華僑之鄉(xiāng)”品牌共同努力!
首批掛牌的單位負責人紛紛表示,華僑歷史學會研學交流基地的掛牌,將有利于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聯(lián)系、交流合作和共同提高,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也有利于推動全市僑史、客家文化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更好地弘揚和傳承客家文化和華僑精神,提升梅州形象。
梅州市僑聯(lián)副主席林松在致辭中感謝各掛牌單位的大力支持,希望學會充分發(fā)揮這些基地作用,助力提升僑史研究能力和水平,擴大梅州僑史研究在海內外影響力,并提三個要求:一是突出僑味。要深挖梅州華僑歷史,講好梅州華僑故事,傳承好梅州華僑奮斗和愛國愛鄉(xiāng)的精神。二是突出品牌。充分發(fā)揮學研交流基地作用,大力提升梅州華僑歷史研究能力和水平,不斷擴大僑史學會在海內外僑史界的影響力,打造梅州僑史研究的品牌。三是突出發(fā)展。通過僑史研究,提高學會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和水平,為我市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活動中,中國客家博物館和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還舉行了校館共建研學交流基地掛牌儀式,加強學術交流與研究合作,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梅州市客僑博物館館長、梅州市僑史學會副會長魏金華還分別向梅州劍英圖書館和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分別捐贈剛出版的全套《廣東梅州文書》。